项目类别 | 传统音乐 | 项目名称 | 壮族唢呐套曲 |
申报地区 | 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 | 涉及民族 | 壮族(北壮) |
所 在 区 域 及 其 地 理 环 境 | 龙胜各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境内,与柳州市毗邻。千百年来,龙胜壮族先民自河池南丹、宜洲庆远适入,沿融江经柳州市、融水县、融安县、三江县迁徙龙胜。这里是越城岭的山脚下,冬暖夏凉,雨水充沛,气候适宜,田园阡陌,百花齐放,高山峻岭,古树参天。勤劳朴实的十七万各族人民世世代代繁衍生息。 伴随着刘三姐文化的传入,与山歌繁衍交融,形成了多支的民间音乐体系,龙胜壮族唢呐套曲就是其中一种。它在龙胜多民族的文化融合中别具一格,这是缘于当地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 |
分 布 区 域 | 龙胜壮族唢呐曲始源发祥于明清时期由宜州一带地域沿融江、柳州市、融水县、融安县一直传入当今广为流传的三江县、龙胜县境内。目前已知最盛行的是龙胜、三江两县。如三江县斗江镇、和平乡以江荷寨为代表、独垌乡以孟寨为代表、周平乡以江断寨为代表、林溪乡以平埔、程阳、牙己、吉昌等村寨为代表,还有富禄乡、老堡乡、良口乡,南至丹州镇均是三江县盛行相同龙胜壮族唢呐曲调的区域。龙胜县桑江中下游一带广大地区(约占县境三分之一)即与三江县隔界的周边全是盛行之地。分别是瓢里镇全镇十一个行政村,乐江乡与瓢里相邻的村屯,三门镇与瓢里相邻的村屯。因此,形成了一个独有的壮族唢呐套曲民间文化圈。尤以龙胜县是保存、传承最完整的区域。 |
历 史 渊 源 | 自明清以来,壮族先民自河池南丹、宜州庆远等地,沿融江,经柳州市、融水县、融安县、三江县迁入龙胜。而随着这一迁移,便把壮族的音乐与文化带到了这些地区,影响了整个融江流域,至今,壮族唢呐套曲也仍然活跃在龙胜、三江等地区。在婚丧礼俗中,这一套曲依然被使用。在各种仪式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基 本 内 容 | 流传于龙胜县壮族唢呐套曲,最初时共有七十二首曲调,因时代变迁,很多曲调不断失传,现保存最完整的是龙胜县瓢里镇退休教师梁玉文师徒所传承下来的一套,共计四十二首。现存的这四十二首曲调,其中红事白事中都可吹奏的通用类曲包括请师傅、邀伴、红白大喜、接客、送客、上菜、上扣肉、扫桌、多谢、闹五更、走路、过庙门、过河、鲤鱼上滩、鲤鱼下滩、三步扬、三步跳、蜜蜂过界、四季共计十九首。仅用于红事上的分别为满堂红(两首)、小开门、大开门、美女梳头、美上娇、娘送女、离娘远、打马游街、游礼过街、唐王拜寿、催官上福、摧官上任、闹台席、收尾共十四曲。用于白事葬礼上的分别为满堂孝(两首)、出柩、行香、女送娘、烧祭文、上山、下葬、满堂红曲(白事用)共计九首。 |
主 要 特 征 | 1、使用场合的严格性。这一套唢呐曲在婚嫁丧葬、老人寿宴等仪式场合往往都有严格的步骤和规矩。 2、乐曲数量的丰富性。虽然这套唢呐曲一部分已经失传,但仍然保持了极高的完整性。而完整演奏现有的四十二首曲调需要将近三个小时,这在仪式音乐的曲目数量上是较为丰富的。 3、乐曲演奏的即兴性。在整个曲调的演奏中,唢呐师傅都会根据现场的情况和自己的理解在保证乐句主干不变的前提下,加入变奏和装饰音。 4、它有一整套的体系,曲目内涵的深情,曲调的优美,延续着龙胜壮族民间音乐之大成,铸成了龙胜壮族独有的音乐体系。 5、所有的曲调,除《请师傅曲》外,在实际演奏中都要至少重复两遍或者演奏双数次,取好事成双之意。 |
重 要 价 值 | 龙胜壮族作为广西北壮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具有十分鲜明的独特性。在当地处在更为复杂的民族构成中,壮、侗、苗、瑶、汉各族都在当地人口中占据着几乎相匹配的比例,相互混居。在这种情况下,民族间的文化融合现象十分普遍,而龙胜壮族唢呐套曲却明显区别于当地其他民族所普遍使用的“义宁调”唢呐曲,保留了它完整的壮族音乐内核,在壮族同胞的重大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的发展和最终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与龙胜壮族的民族史、文化历史息息相关。它生动地体现着这一民族、地区的文化传统。这在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音乐学等各个学科中都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 |
存 续 状 况 |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繁荣,城乡人民忙于各种经营活动,已没有什么人愿意花时间去拜师学艺,如今的精神文化生活逐渐丰富,青壮年多沉浸入城乡家庭影院等活动而忽视了民间这一仅存的民族音乐,加上婚典寿庆也趋于从简,只有丧事举行一些传统仪式需请唢呐师傅。因而龙胜壮族唢呐套曲已有趋向“自然消亡”之境地。 |
相关 制品 及其 作品 | 种类有两种:第一种是主乐器具类,别名叫大乐器。用木质硬度适宜的树木人工或机器制作而成。分为大、中、小三种型号,均配有铜制喇叭,铜制喉管,喉管插上用稻草秆、小麦秆或山上野虫结成的上大下小筒状茧作哨子。筒管有七个孔,下方上端还有一孔,此孔作用在于当吹最高音时稍松开此孔兼之同时稍松上方最上端孔,让气流轻放小许,音质则能准确纯正发出,人也觉轻松。第二种是小直笛,别名叫细乐器,用竹子做成。有七孔,筒口上方配有木质做成的哨口。 |
传 承 谱 系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出生年月 | 代数 | 称谓 | 传承方式 | 学艺时间 | 梁永贵 | 男 | 59 | 1814.09 | 一 | 上太曾祖父 | 祖传 | 不详 | 梁世昌 | 男 | 60 | 1836.02 | 二 | 太曾祖父 | 祖传 | 不详 | 梁保安 | 男 | 52 | 1884.03 | 三 | 曾祖父 | 祖传 | 不详 | 梁文和 | 男 | 52 | 1900.08 | 四 | 祖父 | 祖传 | 不详 | 白日龙 梁建林 | 男 男 | 52 55 | 1920.07 1928.01 | 五 | 师傅 父亲 | 师传 祖传 | 不详 | 梁玉文 | 男 | 66 | 1947.10 | 六 | 本人 | 师传 | 1963 | 吴志忠 | 男 | 41 | 1971.02 | 七 | 徒弟 | 师传 | 1989 | 梁钦刚 | 男 | 40 | 1972.03 | 七 | 徒弟 | 师传 | 1990 | 白春睦 | 男 | 45 | 1967.10 | 七 | 徒弟 | 师传 | 1985 | 梁光美 | 男 | 66 | 1947.11 | 七 | 徒弟 | 师传 | 1983 | 梁钦嵩 | 男 | 43 | 1969.04 | 七 | 徒弟 | 师传 | 1988 |
|
主 要 传 承 人 (群体) | 梁玉文由青年时代起由于受祖父、父亲的熏陶,自然而然地对龙胜壮族唢呐曲产生深厚的兴趣,学会了演奏的基本要领。祖父、父亲的言传自教,学会了部分曲调,由于祖父谢世,父亲疾病缠身,在此状况下,又潜心从师师白日龙老师傅学整整一个冬天,同时又虚心向周围师傅接触求教,闲熟地掌握了七十二首中的四十二首曲子。在从艺40余年中,将此42首曲调用音乐乐谱精心整理,谱写成目前较为真实、标准、珍贵的龙胜壮唢呐套曲。在从艺当中传教了众多徒弟,以吴志忠、梁钦刚、梁钦嵩、白春睦等人为最优秀的杰出代表,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代 表 性 图 片 一 | 著作权人及手机号:杨江波 13878351757 照片说明:时间:2012年8月24日 地点:龙胜县大礼堂 画面内容: 唢呐一对 |
代 表 性 图 片 二 | 著作权人及手机号:杨江波 13878351757 照片说明:时间:2012年8月24日 地点:龙胜县大礼堂 画面内容:唢呐师傅吹奏套曲前进行供奉先师的仪式 |
代 表 性 图 片 三 | 著作权人及手机号:杨江波 13878351757 照片说明:时间:2012年8月24日 地点:龙胜县大礼堂 画面内容:红喜唢呐吹奏 |
代 表 性 图 片 四 | 著作权人及手机号:蒙呈强 13877352036 照片说明:时间2012年6月11日 地点:龙胜县泗水乡 画面内容:白喜唢呐吹奏 |
代 表 性 图 片 五 | 著作权人及手机号:杨江波 13878351757 照片说明:时间:2012年8月24日 地点:龙胜县大礼堂 画面内容:2012年已开始对壮族唢呐套曲进行录制存档 |
代 表 性 图 片 六 | 著作权人及手机号:杨江波 13878351757 照片说明:时间:2012年8月24日 地点:龙胜县大礼堂 画面内容: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梁玉文(中)与徒弟们 |
代 表 性 图 片 七 | 著作权人及手机号:杨通林 13878350950 照片说明:时间2010年8月18日 地点:龙胜县龙胜镇山东寨 画面内容:壮族婚宴上吹奏壮族唢呐套曲的师傅 |
代 表 性 图 片 八 | 著作权人及手机号:杨鉷 13878351942 照片说明:时间2011年2月20日 地点:龙胜县龙胜镇滩头村 画面内容:如今壮族青年的婚礼已逐渐汉化 |
代 表 性 图 片 九 | 著作权人及手机号:杨鉷 13878351942 照片说明:时间2011年2月20日 地点:龙胜县龙胜镇滩头村 画面内容:壮族婚宴上吹奏壮族唢呐套曲的师傅 |
代 表 性 图 片 十 | 著作权人及手机号:杨江波 13878351757 照片说明:时间:2012年8月22日 地点:龙胜县龙脊镇白水村 画面内容:壮族白喜事上吹奏壮族唢呐套曲的师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