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代码:X
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书
项目类别: 民 俗
项目名称: 侗族百家宴
保护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文化馆
市级或自治区级主管部门: 桂林市文化局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制
二○○九年八月十八日
一、项目简介
二、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侗族百家宴
属 地
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
保护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文化馆
负 责 人
杨光足
通讯地址
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东园路1号
邮 编
541700
电 话
0773-7518313
传 真
0773-7513185
电子信箱
Lsxwhj.2004@163.com
所
在
区
域
及
其
地
理
环
境
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侗族主要分布在自治县北部和西部的平等乡、乐江乡和瓢里镇的几个村(那里与我区的三江侗族自治县和湖南通道县接壤),形成大居住小分散的分布格局,人口4.4万人,为全县人口最多的民族。侗族同胞主要居住在沿河一带的小盆地里,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几乎所有村寨都面向田垌、背靠梯田和森林。风雨桥、流水、木楼人家、鼓楼、凉亭、水井和石板路,组成这里美丽别致的生态家园。这里是盛产糯米和荷花鱼的鱼米之乡,多姿多彩的侗族传统文化,基本上还保持着完好的原生形态。
三、项目说明
分布
区域
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平等乡广南、龙坪、蒙洞、新元、庖田、平熬、固洞、寨枕、小江、城田、半河、昌背、龙江、甲河、平定、太平、罗汉、平等、硬州村;乐江乡地灵、宝赠、西腰、大雄、光明、独境、铜锣、江口、石金、金坪、石甲、凉坪、乐江村;瓢里镇平岭、孟化、思梅、界泉村。
历
史
渊
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侗族早在900多年前就迁徙到这里。
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自称为“更”。在侗语中,“更”有遮蔽、防范、设围、保护等多重含义,总的来说就是居住在有防护设施中寻求安全感的人群。防护设施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较有封闭的自然状态,有山和森林作屏障。二是居住地建有城墙、寨门等人工防护设施。这种防护设施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初。从此可以得知,为了寻求安全感,侗族同样渴望筑就心灵的城墙,以抵御大自然的灾害和匪患战乱。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人们慢慢发现,搞聚餐是召集众人开会议事、联络感情的最好办法。每当村寨讨论通过一项防火防盗的乡规民约时,都要请大家来吃一餐约束饭;要修石板路架风雨桥了,一餐齐心饭必须先行。因为集体没有财力解决,这种聚餐都由各自凑份,采取今天的AA制,称为“合拢饭”的形式进行招待。因为频繁来往,双方村寨成为友好村寨,主人与客人成了不同血统的患难与共的兄弟姐妹。打开彼此的心结,这种“合拢饭”发挥了它应有的功能。
因为它的这种功能,“合拢饭”在广西龙胜侗族地区被演绎成一个个民族节日,成为节日文化的主轴。与此同时,“合拢饭”被引用到各姓氏的节日当中,并往祭祖、庆丰收等更多的领域拓展,但始终坚持AA制不变。因为“合拢饭”的规模不断增大,便有了“侗族百家宴”这个汉语称谓(也有叫“长桌宴”的),就像一个“侗族百家宴”是他的大号,“合拢饭”是他最初的乳名。
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 “侗族百家宴”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还有过,人民公社化以后就停止了,后来“文化大革命”把它当“四旧”来扫除。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党和政府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随着侗族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侗族百家宴这一奇葩又在传统文化的老树上绽放。目前,自治县就已将“侗族百家宴”列为民族传统文化重点保护项目并加以引导,政府和有关部门也竭力在资金上给予支持,并进行广泛的宣传。
基
本
内
容
1、坚持AA制,摆长宴席,喝百家酒,吃百家饭,尝百家菜,体现百家宴的特色。
2、努力挖掘与其对应的节日(为祭萨节、祭桥节、传歌节、萨堂节等)的特色,让侗族百家宴与它们的节日文化活动内容相映成趣,相辅相成。
3、进行广场(鼓楼坪)民族歌舞表演。
4、对歌、多耶。
5、斗画眉、打陀螺、骑木马(踩高跷)、打毽子等民族体育竞技内容。
6、妇女纺纱、织布、槌布一套工序的展示。
7、入席前,由款师宣讲猪的来源、鱼的来源、酒的来源等相关款词。
8、席间酒歌对答。
9、唱迎送客人的礼俗歌。
10、晚上侗戏和民族歌舞演出。
相关制品及其作品
1、足够的桌椅、碗盏,连成长龙阵酒席。
2、各家各户用来提饭菜的篮子。
3、装酒到竹筒、盛糯饭的“饭波”(干葫芦)和木盘、藤碗。
4、各家的“三宝”(酸猪肉、酸鸭肉、酸鱼)。
5、各家自制的腊肉、盐菜、瓜豆。
6、根据各种节日主题活动要求,安排表演和展示项目所需要的道具。
7、款师的款词本(手抄本)。
传
承
谱
系
广西龙胜侗族百家宴活动主持传承谱表
代别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文化
民族
传承方式
居住点
第一代
吴国英
男
不祥
侗族
师传
乐江乡地灵村
第二代
吴 顺
不详
地灵村
第三代
吴丙祥
吴丙吉
吴 海
第四代
吴年福
粟显生
吴泽林
吴泽义
第五代
粟乡万
1910年
杨 六
1911年
第六代
粟丰
1926年
胡汉辉
1937年
刘洁英
1936年
伍凤群
1938年
粟建雄
1947年
广西龙胜侗族“多耶”传承谱表
主持时间
住址
吴国寿
侗
1858.2
1880-1900
平等乡广南村
龙济光
1860.10
石从鼎
1884.7
1900-1928
石云凤
女
1886.3
石兰春
1903.10
1928-1952
蒙芝蛮
1905.6
蒙们松
1928.120
1952-1973
吴代珍
1930.8
蒙敏岳
1951.7
1973
石 兵
1942.1
广西龙胜乐江乡侗族“讲款”传承谱表
吴均辉
1673年
祖传
1715-1787
宝赠村上寨
吴仕交
1745年
1787-1862
吴万财
1822年
1862-1934
吴成连
1890年
1934-1958
吴宗华
1914年
1958-1990
吴代荣
1990年
广西龙胜侗族祭“萨堂”主持人传承谱表
吴凤仙
1933.10
1879-1902
平等乡龙坪村
欧培妞
1871.9
1902-1928
吴月英
1895.5
1928-1950
杨美珍
1932.12
1950-1980
杨玉菊
1951.11
1980年
广西龙胜平等乡侗族琵琶歌师传承谱表
潘克凤
1898.10
1916-1938
疱田村
潘敏
1917.4
1938-1949
石本庆
1938.10
1949-1963
姚祖丰
1950.7
1963-1996
石修严
1963.8
1996年
广西龙胜侗族“侗家三宝”传承谱表
龙代雨
1819.3
1821-1866
石云锦
1840.1
1866-1895
石玉琼
1868.11
1895-1908
杨秀城
1896.12
1908-1930
王书姣
1910.10
1930-1954
王书政
1932.7
1954-1978
第七代
石素媛
1954.6
1978
广西龙胜平等乡“侗家三宝”传承谱表
龙新明
1867年
1882-1903
平等村
龙登付
1885年
1903-1925
龙道友
1905年
1925-1950
龙尚信
1928年
1950-1973
龙宪明
1955年
1973年
代表性
传承人
胡汉辉,男,1937年出生,侗族,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乐江乡地灵村人,基本上是跟着长辈参与“百家宴”的各种活动安排,学习“百家宴”的各种仪式,是当地掌握民族传统活动各种礼仪过程最权威的人。
四、项目论证
主
要
特
征
广西龙胜侗族百家宴传承历史悠久,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形成了以下的主要特征:
1、体现侗族传统文化的原质性、淳朴性。从酒、饭、菜的安排到礼俗歌款,食品是原生态的绿色食品,礼俗和歌款是原情态的礼俗和歌款。
2、综合性和丰富性。侗族百家宴和节日捆绑在一起,充分展示侗族的饮食文化、歌舞文化和生产生活等习俗。
3、兼容性。各种民族节日都可以以百家宴为轴心,而百家宴可以给各种民族节日做平台。
4、独特性。大家凑份,搞AA制,体现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和历史渊源。
5、多功能性。侗族百家宴的功能不仅仅在于吃饭和娱乐,在历史上它还具有感召人团结人的功能。
6、广泛性和群众性。参加者广泛,涉及家家户户,是一项群众性很强的活动。
重
价
值
1、对于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具有重要的价值。举办侗族百家宴(合拢饭)的最初目的,在于凝聚人心,统一意志,使之变成一堵无形的防护城墙。因此侗族百家宴的核心价值在于它是人心的粘合剂和友谊的催化剂,是侗族团结一心、助人为乐、热心公益事业等优良品德的培养基。挖掘、保护这一传统习俗,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的价值。
2、对于培养集体观念,让个人更好地融入社会,具有重要的价值。古时候,人与人之间感情沟通的渠道十分有限,参加侗族百家宴活动,就是冲破自我封闭,融入社会做集体的一员的一个良好契机。因为吃饭要凑份,尽管是实行个人自愿的原则,却也是对人的一种无言的考验。谁敢疏远侗族百家宴活动,对它漠不关心,除非他不想拥有“村籍”、“ 寨籍”,不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所以侗族百家宴活动是一面镜子,挖掘弘扬它的文化内涵,对于培养集体观念,做一个关心集体关心他人的高尚人,具有重要的价值。
3、应用价值。挖掘、保护传承“侗族百家宴”文化,①有利于弘扬民族传统美德,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②可以丰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濒
危
状
况
1、随着社会的变革,受商品经济不良思潮的影响,一些人发生信仰危机,瞧不起民族文化,认为挖掘、传承这些东西不生钱,不长粮,对侗族百家宴活动漠不关心,冷眼旁观。
2、青年人外出打工多,中老年成为侗族百家宴活动的主体,弘扬、传承成了大问题。
3、老歌师、款师几乎全过世,导致这一文化活动的文化含量逐年减少。
4、资金不足,活动场所和有关设备陈旧不全。
5、有些地方的侗族百家宴由政府包揽,群众产生依赖思想,AA制特色慢慢淡化,侗族百家宴和普通会餐没有两样。
代
表
性
图
片
一
侗寨村景---平等广南寨
摄影:杨光足
二
百家宴场面---乐江乡地灵村
三
讲款---乐江乡宝赠村
四
打糍粑---乐江乡宝赠
五
参加合拢饭---乐江乡宝赠村
六
糯饭酸鱼喷喷香---乐江乡地灵村
七
多耶---平等乡广南村
八
闹春牛---乐江乡宝赠村
九
合拢饭---乐江乡宝赠村
十
敬酒---乐江地灵村
五、项目管理
已
采
取
的
保
护
措
施
1、县、乡、村从举办思路,指导思想上进行引导,从人力物力上予以支持。
2、各村寨都有侗族百家宴筹备小组,人员由村干、组干、退休干部、妇女骨干组成。
3、经过申报,已经列入桂林市和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4、出版宣传侗族传统文化的《梦绕宝赠,情系侗乡》光碟和画册《情满侗乡》,将侗族百家宴作为重点,浓墨重彩进行推介。
5、通过电视、电台、互联网、报刊等宣传推介龙胜侗族百家宴,增加百家宴的知名度和侗族群众对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
6、文化部门对侗族百家宴活动进行指导,使活动内容既丰富多彩又不断出新。
资
金
投
入
情
1、2004年以来县乡共投入25万元进行扶持和保护。
2、2004年以来,私人企业,本地在外工作人员赞助每年活动10万元。
3、2004年以来,群众每年自发集资20万元举办每年的“侗族百家宴”活动。
六、保护计划
保护内容
以保护为主,以传承为核心,建立比较完备的保护制度,在全社会形成自觉保护“侗族百家宴”民间传统文化的意识。
1、进一步全面开展普查工作,收集历史沿革、文化、艺术、民俗、民食等资料。建立档案、数据库。
2、成立“侗族百家宴”保护传承领导小组和协会。
3、采取民间传承和协会传承等方式,培养后继人才。
4、办好每年的侗族百家宴活动,扩大影响。
年
计
划
时 间
保护措施
预期目标
2010年
1、制定《龙胜各族自治县侗族百家宴保护规划》。
2、开展普查工作,全面收集相关百家宴的民间传说、故事、款词、琵琶歌、多耶、祭萨等相关资料。
3、选三个有代表性的活动点为重点保护对象,并开展基础设施建设。
1、完成“侗族百家宴”调查及资料收集、整理、存档工作。
2、完成重点保护的侗族百家宴活动点的确定并初步完成相关设施的建设。
3、完成《保护规划》的制定。
2011年
1、整理、编辑、出版、收集到的资料。
2、开展对侗族百家宴理论研究。
3、开展“侗族百家宴”活动的试点工作,并推广经验。
4、聘请老歌师、款师、主持人等民间老艺人,开展传授和培训工作。
1、第一批侗族百家宴培训工作结束,宣传推广经验普遍开展培训。
2、授予一批歌师、款师、主持人民间艺人称号。
3、确定一个传统节日,为举办侗族百家宴的活动日,以积累经验,扩大影响。
2012年
1、继续开展侗族百家宴培训,将琵琶歌、芦笙纳入中小学课程。
2、继续举办侗族百家宴节庆活动。
侗族百家宴活动逐步走上正常运行轨道。
2013年
对侗族百家宴活动制定地方性法规进行保护和管理。
使侗族百家宴活动进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2014年
同上
保障措施
1、县、乡、村从人力、物力上大力支持和正确引导,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积极指挥调动群众,开展活动;
2、文化部门主动深入当地开展艺术辅导,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鼓励群众,多方面提高服务意识,
3、把“侗族百家宴”作为一项独特的民间民俗活动逐步推广;同时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在组织机构、开展活动、修复专门的场所和完善设备等方面下功夫,力争通过活动,进一步丰富民间文化内涵。
4、县乡政府每年拨给一定活动经费。
依据说明
及 其
经费预算
地方配套资金
总计:100万元
1、前期普查及培训经费,政府拨款。
2、保护建设经费,财政拨款,群众集资。
3、活动经费,群众自筹,政府补助。
地方资金配套50万
备注